一线城市4天内两现地王 土地市场升温先兆?
  [行业动态] 日期:2011-07-01

  

    久违了,地王!
  自去年4月17日"国十条"出台后,伴随着愈发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地王曾一度几近绝迹。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其又重出江湖,且有密集之势。
  昨日(6月30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以唯一竞买人的身份,以64.39亿元的挂牌底价获得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太子湾的一宗编号为K202-0014地块,创下深圳总价地王新纪录。
  就在几天前的6月27日,北京土地市场再度诞生单价地王--崇文菜市场(含西侧地)地块创下了4.32万/平方米的单价历史最高。
  与此同时,不少地区的土地市场也渐渐活跃了起来,以二线城市武汉为例,昨日,该市2011年上半年规模最大一次土地使用权拍卖会如期举行,总供应面积约2000亩的土地让武汉成功吸金超过70亿元,其中5宗城中村地块贡献近41亿元。
  沉寂了多个月之后,在地王躁动和土地市场隐现活跃态势的当下,既有的楼市调控政策似乎正面临考验。
  招商局底价拿下深圳地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招商局昨日拿下的地块是深圳自2001年来单宗出让的最大一幅地块,64亿元的出让总价也宣告了深圳新地王的诞生。
  根据出让公告,该地块属"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仓储用地+港口码头用地+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69.764万平方米(含部分海域面积),规划建筑面积为170万平方米,挂牌底价64.39亿,以此计算,折合楼面地价约3788元/平方米。
  昨日下午,记者前往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现场,发现前来参与竞拍的只有招商局一家。按照相应的招拍挂程序规定,电脑报价系统自动确认招商局为竞得人。
  据悉,该地块原本属于蛇口工业区的工业用地,按照相应的土地规划,在改变土地性质后,该地块将用来建设招商局重点打造的太子湾邮轮母港项目。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该地块是为招商地产量身定做。据查,公示的挂牌出让条件多达8条,其中,要求竞买人为深圳本地注册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具备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家一级资质证书且具有公用码头经营经验等,而且不接受联合竞买。
  此外,项目建成后,竞得人须向海关、三检单位无偿提供为邮轮母港客运综合体服务的办公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商务公寓中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纳入人才公寓范围,不得销售。
  根据上述转让条件,放眼深圳本土开发商,只有招商局有此资格。
昨日下午,深圳蛇口太子湾片区地块以64.39亿元的价格成功出让,创造了深圳土地招拍挂有史以来的最高成交总价。
  据了解,该地块土地用途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仓储用地+港口码头用地+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69.76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也是自2001年以来深圳出让土地中最大的一块。以64.39亿元的成交总价计算,地面地价为9230元/平方米,楼面地价仅为3788元/平方米。
  根据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网站公布的出让条件,竞买申请人不仅要具备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家一级资质证书,注册资本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还须有房地产、公用码头的经营经验。事实上,该地块原本就是属于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的工业地块,只是因为要改变土地性质,所以由政府收回后再挂牌出让。
  而该地块也正好是招商局去年宣布"再造新蛇口"计划的项目所在地之一。业内人士因此普遍认为,该地块实际上早已是招商局的囊中物。有意思的是,在拍卖两周前,一度有消息传出该宗地块的归属还存变数,据称,"手中无地的中海地产正在紧密研究此地块,极其可能出手相争"。业内人士也纷纷猜测拍卖现场是否会上演"龙虎斗"的好戏。
  不过,在昨日的竞拍现场,仅有招商局一家开发商现身,而这唯一的竞卖申请人也毫无悬念地以底价64.39亿元拿下该地块。据悉,该地块64.39亿元的挂牌起始价,也创造了深圳建市以来土地拍卖史上的最高拍卖底价纪录。(证券时报 陈中)

  土地市场隐现升温先兆
  在地王重出江湖的同时,部分地区的土地市场也出现了渐趋活跃的迹象。以北京为例,数据显示,6月13日~6月19日一周,该市经营性用地成交大幅回升,共计成交土地5宗,成交面积高达91.1万平方米,创今年经营性用地单周成交新高。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作为二线城市的武汉。昨日,武汉市2011年上半年规模最大一次土地使用权拍卖会如期举行,总供应面积约2000亩的土地让武汉成功吸金超过70亿元,其中5宗城中村地块贡献近41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粗略统计发现,全部的20宗土地中不仅有纯居住用地、商业居住兼容用地、纯商业用地,还有工业用地、油气站用地和加油站用地。在全部的土地中,有5宗为"城中村"土地,总用地面积1015.1亩,总建筑面积为238.03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高校集中的洪山区和作为传统工业区的汉阳。
  根据武汉土地拍卖中心统计的数据,本次半年度最大规模拍卖会最终成功出让20宗地块,总供应面积约2000亩实现成交总金额为70.0924亿,其中5宗城中村地块贡献40.877亿元,占比为58.3%。
  事实上,在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以来,全国多个地区的土地市场"急转直下",较以往"冷清"了不少。以今年1~5月为例,据方正证券统计,全国128个城市土地及出让金比去年同期下滑了5%。5月,一线城市的土地成交溢价率已回落至18.93%。土地出让收入的大幅下滑,也使得地方财政压力骤增。
  而如今,部分城市土地市场的"回暖"是否是全国土地市场逐渐升温的先兆?
  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董事总经理杨少锋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加土地收入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共识,因此,下半年不少城市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地价上涨的压力。
  在此情况下,已被市场争议极多的楼市调控显然又将面临压力。(每日经济新闻 胡廷鸿)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