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房控目标”能否降温楼市?
继出台地方最严的楼市"限购令"之后,北京市政府29日晚再度重拳出击,确定今年新建普通住房价格"稳中有降"的控制目标。从而,北京成为国内首个提出"降"字房控目标的城市。 这个"稳中有降"的房控目标是怎样出台的?最终能否得到执行和落实?它给房地产市场传递了什么信号?围绕一系列疑问,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稳中有降"能否改变上涨预期? 考虑购房的北京市民苏原一直关注房控政策。看到最新的北京房价控制目标,她舒了一口气。"终于看到楼市调控中出现了'降'的字眼,心里踏实多了,也有盼头了。" 29日夜间,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明确指出,今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同时将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北京易居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牟增彬表示,这是目前国内出台的"最严"的房价控制目标,彰显了北京市控制高房价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初发布的"国八条"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在北京之前,全国已有数十个城市出台了房价控制目标,但却"涨"声一片,有些城市确定的房控目标是上涨15%甚至更高。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认为,一些地方出台房价上涨的控制目标,将严重影响市场预期。在前期"限购令"下,很多老百姓本来预期房价会下降,但如今调控信号陷入混乱,干扰了市场预期。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今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而北京却提出"稳中有降"的房价控制目标。"这足以证明北京此次措施出台的严厉程度。"张大伟说。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刚刚出台的北京房价控制目标显然将受到百姓认可,这将挤出一些高房价区域和项目的泡沫成分。 如何确保房价"目标"落到实处?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是指住宅小区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其中以90平方米(含)以下住房为主,包括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 2010年北京房价基本上仍是逐渐走高的态势,到年底又站在高点。而今年头2个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在去年底高房价基础上,又出现持续环比上涨。这意味着要实现今年"稳中有降"的目标,今后几个月房价必须出现实质性的下探趋势。 "从多年来北京房价持续上涨来看,这有一定难度。"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提出"稳中有降"可能引发房价增速大幅下降,但房价大降比较困难。 据朱中一分析,就全国而言,客观存在的通胀压力及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也对房价下降是个挑战。但调控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观望,促使市场交易量下降、价格下调。 牟增彬表示:"虽然落实控制目标难度大,但有决心才能有执行力。后市降价是大势所趋,但只能是'循序渐降'。对于楼市卖方而言,当前已经是'现金为王',谁先降价,谁可能处于主动。" 事实上,北京已经出现降价苗头。香港金达利筑地北京公司副总经理陈玉城告诉记者,新上市项目开盘价普遍低于预期,有些比周边项目低10%,近期远洋一方[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润园项目更是大幅降价。 朱中一认为,应发挥调控政策组合拳的效应,通过严格执行限购、限价、差别化信贷、扩大供应、发展保障房等多种方式,能取得一定效果。尤其是一些前期涨幅过快的项目,后市仍有降价空间。 北京"示范效应"会否影响其他城市? 无论是之前"京15条"的"限购令",还是刚刚公布的"限价令",北京都执行严厉的标准,其严厉程度远超一些大中城市。 对此,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住房政策和市场调控委员会主任娄立平指出,经济发展越迅速、水平越高的城市,其结构矛盾往往越复杂,因此采取的手段必然更加严格。 张大伟表示,中央推出的新一轮调控措施比较严厉,地方政府包括北京、上海等压力较大。有些地方看到其他城市推出10%的房价控制目标,也跟风模仿,缺乏责任意识。 娄立平分析认为,北京房价控制目标的出台,对其他城市是一个较好的示范,但这一规定留给其他地方借鉴的时间并不多。(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一线城市 房价调控目标 北京: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 上海: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GDP和人均收入增长(8%左右)。 广州: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全市生产总值增幅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1%)。 深圳:新建住房价格指数的涨幅低于全市本年度GDP和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10%)。 广州: 土地出让 竞地价竞配建 为防止地价过快上涨,广州改进了商品住宅土地出让制度,对可能出现高地价的商品住宅用地,将采取配建公共租赁房等公开出让方式确定受让人。 这是记者30日从广州市房管局获悉的消息。广州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可能出现的高价地,广州拟采取配建公租房、"限房价、限套型、竞地价、竞配建",或综合招标等方式进行出让。 同时,广州市还将实行用地预申请制度(即勾地制度),防止地价过快上涨。广州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照勾地制度,在出让计划对外公布后,无土地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自然人、企业或联合体都可以向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提出勾地申请,承诺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可以对出让地块提出相关建议,我们将根据勾地和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公开出让。" 此外,广州还将加大居住用地供应。2011年商品住房用地正式出让计划3.37平方公里的供应总量高于2009、2010年年均实际出让商品住宅用地3.16平方公里的供应量。 为加快保障房建设,广州市将保障房建设资金在土地出让净收益中的提取比例从10%提升到13%,并对保障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新华) 哈尔滨: 开发商不得直接 向购房者收房款 据新华社哈尔滨3月30日电 《哈尔滨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纳入预售资金监管的开发企业不得直接向购房人收取房款,这笔钱将存入银行专门账户。 从4月1日开始,哈尔滨市开发企业在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需到哈尔滨市房屋交易资金监管中心申请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以保证商品房预售资金安全,减少纠纷,维护商品房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纳入预售资金监管的开发企业在预售商品房时,应告知购房人将房款直接存入指定银行设立的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并凭借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向开发企业换领交款票据。涉及购房人贷款的,购房人应当委托贷款机构将发放的贷款直接拨付至预售资金监管账户。 深圳:前两月房产营业税下降12.24%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谭德波 通讯员 项清 傅卓荣)记者从昨日市地税局"税收宣传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3月30日,该局累计组织税收收入297.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28%,增收70.88亿元。同时,前两月房地产营业税收入同比下降12.24%,减收1.87亿元,房市调控的成果开始逐渐在税收领域显现出来。 四大支柱行业贡献超五成 企业所得税大幅增长对总税收增加"贡献"最大。1-2月,地税部门组织企业所得税收入64.19亿元,同比增长64.45%,增收25.16亿元,对整体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44.7%,延续了去年后期快速增长的态势。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效益增长和企业所得税税率渐进提高是增收主要原因。其中,因税率提高企业所得税增收约5亿元。 就行业来看,前两月深圳四大支柱产业的税收贡献超五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迅猛。1-2月,四大支柱产业共实现税收124.07亿元,占税收总额的55.4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税收50.38亿元,占总体税收收入的22.51%。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规模尚小,1-2月,互联网、生物医药和新能源领域的重点企业占总体税收收入仅为9.36%;但增势迅猛,上述三大产业税收同比增长66.17%。 房地产营业税降幅超12% 在税收结构中,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成效显现,营业税增长放缓。1-2月,地税部门组织营业税收入78.04亿元,同比增长13.94%,增收9.55亿元。营业税增长明显滞后于其他主体税种的主要原因,是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已见成效,随着限购令及其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市房地产市场进入观望期,今年以来成交量显著萎缩,导致房地产营业税出现减收,拉低了总体营业税的增幅,1-2月份房地产营业税收入同比下降12.24%,减收1.87亿元。 "从实现税收收入结构看,由'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转变有了好的开局。"市地税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龙分析,各项税收指标的良性发展,展示了深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扶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 农行压力测试显示 楼价跌五成 不良资产微升 据新华社香港3月30日电 中国农业银行(行情,资讯)30日在香港表示,农行目前的房地产贷款情况良好,压力测试显示,即使在内地楼市下跌五成的极端情况下,农行不良资产增长也不会超过0.5个百分点。 农行副行长郭浩达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说,农行自去年至今已针对房贷进行了6次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轻、中度压力对贷款质量几乎没有影响;在房价整体下跌50%这样的重度压力测试下,造成的不良资产增长也不会超过0.5个百分点。 农行针对个人房贷按揭的压力测试显示,在房价下跌五成情况下,不良贷款增长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 郭浩达说,目前农行房地产贷款总额约为11442亿元,其中公司类房地产贷款约为4200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加21%;个人按揭贷款约为7200亿元,与2009年相比升约44%。至去年底,农行不良贷款占比约为1.25%。 郭浩达说,农行的零售贷款中85%以上为首套房贷款,其金额占总金额的81%以上;对于保障性住房贷款,农行在风险控制有保障的情况下审慎介入。
(傅卓荣 深圳特区报)
[关闭] [打印]
|